首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400-665-0788

029-85798558

交大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物联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是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为发起和核心依托单位,联合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定华电子(集团)公司、AMT集团等我国物联网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领域深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多家企业与研究机构,共同创建的具有公信力的物联网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物联网应用项目推广孵化基地。

       研究中心以国家产业规划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际需要,以各支撑、共建单位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为依托,致力于物联网相关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研发及产业化推广。研究中心以外测液位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通信技术、灾害应急组网通信技术、工业安全远程监控技术、工业设备运行远程优化技术、云计算及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主攻研究方向,其所形成的“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链合作创新机制,为其在物联网关键应用领域实现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优越的保障——中心成立伊始,即已取得以“危险化学液体运输安全物联网系统”为代表的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产业影响力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研究中心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享誉国际的知名学者管晓宏教授的带领下,已建立起一支在物联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研发团队。目前正同步开展“危险化学液体运输安全物联网系统”、“基于无线移动自组织(Ad Hoc)网络的灾后救援系统”、“重型汽车物联网系统”、“压缩机优化节能物联网系统”、“GPRS远程信号传输心电监护系统”等多个项目的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推广工作。中心筹备期间,“基于无线移动自组织(Ad Hoc)网络的灾后救援系统”、“危险化学液体运输安全物联网系统”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发展项目的重点支持。目前,“危险化学液体运输安全物联网系统” 首批产品已获得中国卫星发射中心、江苏够快物流等用户试用和高度好评,为其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中心将始终专注和聚焦于物联网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深入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创新技术,开拓应用,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危险化学液体运输安全物联网系统

      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危化品运输业也进入膨胀式发展阶段。由于危险化学液体具有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高压力等特点,同时国内尚没有有效的预警监控体系,因此危险化学液体运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损失。由于其事故危害性强,社会影响大,近年来已引起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交通部,国家环保总局,公安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各部门都在不断深化研究,多管齐下,努力寻求摸索新技术和规范管理模式,并将此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危险化学液体运输安全物联网系统”是专为危险化学液体装卸及运输安全统一监控而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监控管理系统,适用于石油、石化、化工、电力、冶金、医药等各行业各类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高压力危险化学液体(如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硫化氢、盐酸、硝酸、乙烯、乙醇、甲醇等)运输,具备液位、泄漏、压力、温度、车辆状态等全方位监测、安全事故预警及紧急处理信息与技术支持等多种当前市场同类产品没有的功能。

      该系统立足物联网工业应用技术、国家城市智能监控技术、国家环境安全监测与应急预警体系建设等领域发展前沿,综合运用外测液位传感器技术,Zigbee传感器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云存储、云计算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对运输介质(危险化学液体)的液位、泄漏、压力、温度及车辆状态、运输线路的全方位实时传感监测,特别是其特有的车载终端传感技术能创造性地实现在装卸及运输全过程中对危险源——危险化学液体液位状态、泄露及压力、温度变化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同时具有事故提前预警并报警、远程控制、现场应急处理等功能,并可与国家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配套,无缝接入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云计算平台。系统能够在统一物联网信息平台下让国家、各省市相关部门和企业远程监控管辖范围内危险化学液体运输各类综合信息和全过程,确保危险化学液体装卸和道路运输的安全,通过全程监测、跟踪与报警,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和控制事故危害,有效提高政府部门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监管效能和运输安全等级,规范和促进危化品运输市场发展,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高危化品运输企业经济效益。

      项目技术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满足了国家运输安全监控、环境监测与预警、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迫切实际需求,具有显著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相关技术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多项专利(如一种容器内液位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专利号:ZL200910219477.8;一种容器内液位测量校准装置,专利号:ZL200920245762.2等),初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簇群,相关技术亦已进入国家行业标准—中国化工行业标准——自控安装图册(标准号:HG/T21581-2010)。

      目前,项目首批产品已获得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63605部队)、江苏够快物流等用户的试用和高度好评。


• “基于无线移动自组织(Ad Hoc)网络的灾后救援系统”

    旨在开发一套不依赖基础设施、不依赖传统通信网络的方便快捷的灾后应急救援网络系统,能够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在灾区形成生命救援网络,帮助救援人员抓住黄金救援时间展开救援。救援系统的研究将对今后的灾后救援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能够全面提升救援效率,不仅能帮助外界及时了解灾区情况,维护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多更及时地抢救受灾受困人员的生命,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该系统首先基于自组网技术,不受传统网络失效的影响,不需要基础设施支持,组网快捷方便;其次,网络带宽较大,可以满足各种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传输;第三,组网设备灵活便携,系统几乎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具有成本低、易扩展、部署快速方便的特点,非常适合灾后迅速建立应急通信网络,开展救援工作。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克服了无限对讲范围有限、卫星通信带宽受限,受气候影响显著,普及面不广,应用成本高及使用不方便、移动蜂窝系统临时网络设备体积庞大等不足,为灾后救援提供良好支持。

      本项目在无线异构Ad Hoc 网络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在大规模异构 Ad Hoc 网络路由协议及用于灾后紧急救援通信网络的多类点路由协议的设计方面已取得系列成果,并先后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多类点 Ad Hoc 网络路由协议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和 2009 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用于灾后救援的异类点 Ad Hoc 网络可扩展性路由及关键技术研究”的支持。

      USGS 统计数据表明每年全世界发生的地震数以万计, 其中 6 级以上地震也超过百起。我国每年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综合经济损失高达6500 亿元人民币,约占国内GDP 的6%。灾害和突发事件如果处理得当,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将大大下降,本项目也同时适用于大型集会、群体性事件的安保监控、火灾救援、战地通信等环境,因此拥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市场潜力巨大。


• “重型汽车物联网系统” 

      是针对我国当前重型汽车管理现状,专为重型汽车运输过程监控而研制开发的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其立足物联网工业应用、国家城市智能监控、国家环境安全监测与应急预警体系建设等领域技术发展前沿,综合运用了CAN BUS总线技术,移动通信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云存储、云计算技术,实现对重型汽车运输全过程的实时监测、预警,远程与本地报警,并可以与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配套,无缝接入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云计算平台,实现车主、运输企业、货主、4S店、车辆生产厂、零配件供应厂行驶车辆及货物相关信息共享、交换和互联。通过本系统,使用者可以实时了解车辆行驶位置、路线、油耗、车况、载货情况,有效调度管理运输过程。车辆生产单位可以汇总统计车辆运行故障情况,为有效改进车辆质量、零配件质量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在出现车况异常及交通事故时相关人员能立刻得到本地和远程报警,节约关键时间。

      该系统主要由车载无线传感终端、重型汽车物联网云计算中心、用户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车辆车速、加速度、油箱油位、水箱水温、发动机转速等车辆运行信息的监控、记录及远程报警,车辆位置、行驶路线、行驶区域的实时监控远程报警,车辆运输物品种类、数量数据监测,车辆被盗、货物被盗监控报警,车辆运输出发单位信息、接收单位信息、承运人信息、出发时间、到达时间等运输信息管理,车辆运输紧急事故报警、黑匣子数据记录管理。

      

  • “重型汽车物联网系统”创新与优势点概要如下:

(1)技术领先、安全可靠、成熟稳定。系统采用国内领先的通信接入技术和加密技术,保证数据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云存储、云计算技术和电信级的数据平台保证数据存储安全。

(2)功能丰富,使用方便.① 系统具有八大功能,有效针对重型汽车的车主、货主、物流公司、4S店、车辆生产厂、零配件生产厂的需求,提供丰富的功能。② 用户可以方便的使用电脑、手机等终端通过网络访问“重型汽车物联网系统”网站,完成各种操作。用户可自定义信息报服务,通过手机短信等功能将各种统计信息,报警信息及时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不必在用户电脑上安装软件,使用非常方便。

(3)低成本、高效能。系统采用“SaaS”模式,用户无需投资购买服务器,租用网络专线,建设监控机房,也不用设立相关IT服务人员维护系统,大幅降低系统投资。通过本系统的监控报警服务,提高用户运输过程的规范化,降低或避免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用户和降低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通过本系统用户能及时获取丰富的信息,从而有效调度安排运输业务、运输路线,规范化运输过程,降低油耗,避免货物损失,提高运载效率,为其客户提供更好的运输服务。

(4)开放平台,扩展性好。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分布式部署,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跨省跨地监控。预留丰富的API接口,可方便不同厂家的各种产品接入本系统,用户也可以基于系统内的数据和基础功能自行开发各种应用。

      本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得到了包括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力支持。数据显示,2007年以后全球车载信息服务产业每年的增长率均超过30%,2011年,全球车载信息服务市场总值预计将增长至627亿美元。本系统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坚实的大规模产业化基础。



• 压缩机优化节能物联网系统

      本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压缩机运行优化、节能系统。在工业上由于运行工况的差异性及时变性,总是不同程度的存在高效压缩机低效运行的情况。用户不会优化,生产厂无法统一优化。本系统的基本路径是用传感器采集得到压缩机实时运行数据,通过物联网将数据集中至服务器,由后台分析得到最佳优化方案,最终发送给现场控制器执行。该系统以数据挖掘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优化设备运行工况为基本方法,以节能增效为最终目标,是物联网为传统产业升级的典型方式。

      IDC统计显示,约有70%的工业企业在现场生产的某些方面使用了压缩机,在我国,10%的工业用电被压缩机消耗掉了。10年期的统计分析表明,以压缩机为核心设备的压缩空气系统总成本为:75%的能源(电能),15%的资本和10%维修费用。本系统通过基于海量样本数据统计得到的经验与智能专家系统相结合,可显著优化提高压缩机在系统中的运行效率,根据测算,每年可为国家节省上千亿度用电,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注:本章节仅对中心部分项目作出概要介绍。


1.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历经一百多年不断发展,现有学科几乎涵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所有新兴学科。学院现设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个系以及一个面向全校教学服务的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作为系的下属单位,学院还拥有二十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国家一级学科,均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且均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科研教学基地方面,学院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即: 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即: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数字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天地网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1个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设备、资料和网络等教学、科研条件均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500 余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共200 余项,发表SCI学术论文 750余篇、EI学术论文 1300余篇、出版专著和专业教材67部,国家级科技奖 3 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37 项。


2. 定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九九二年成立于西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9年即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一家集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潜心于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致力于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产品技术始终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公司先后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技术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十余项荣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2008年通过著名的AFAQ-ASCERT INTERNATIONAL国际组织对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2009年其外测液位传感技术进入国家行业标准中国化工行业标准—自控安装图册,该公司亦是唯一一家参加相关标准修订的中国仪表厂家,打破了西方跨国公司在该技术领域内的长期绝对垄断。该公司产品已出口至独联体、中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石油、化工、石化等行业的国内外近千家企业。其在仪表总线技术上领跑国内仪表制造企业,是国内首家推出支持无线传感网仪表产品的企业。


•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是一家以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以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和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中心为技术依托,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曙光系列产品的问世,为推动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4年6月,每秒运算 11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研制成功,落户上海超算中心,进入全球超级计算机前十名,从而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研制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2006年7月,占地面积60余亩的曙光天津产业基地落成投产,实现民族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历史跨越。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上,“点”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所取得的7大“标志”性重大科技成就,在7大标志性科技成就中,高性能计算机位列第五。

      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不仅代表着中国计算机最高水平,也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基因组研究”等其他标志性科技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 曙光高性能计算机连续11年稳居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市场第一,拥有国产高性能70%以上的份额,并在高性能集群领域实现了国产机对进口产品的超越。曙光服务器以技术先进、性能卓越、服务优良见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中科院科技创新特等奖”、“2001、2003、2004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等多项国家级殊荣。 长期以来,曙光始终专注于服务器领域的研发、生产与应用,依托超级计算机的扎实功底,立足自主研发,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构建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列精品服务器,能全面满足用户从超级计算机到普通PC服务器的各项应用需求,在政府、教育、金融、电信、生物、气象、石油、科研等多个行业有着大量成功应用。


• 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

      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由陕西省政府主要领导倡导,是由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及西安、咸阳、宝鸡、延安、榆林五个市政府和西电集团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个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研究开发机构,是大学、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集成有效资源,面向陕西区域经济,从事产业技术开发和转移。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的主要任务为:根据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以提升产业技术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关键性、创新性以及前瞻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培养、输送人才;协调、组织对企业发展中重大项目的科研攻关,促进产品更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成为能持续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和基地。

      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旨在通过整合在陕高校、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的技术资源,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目标,加快陕西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陕西区域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服务。陕西工研院的组建借鉴了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侧重于对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和把握,侧重于对工业技术前沿信息的分析和整理,侧重于对现有各类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侧重于集诸家之长组织对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坚克难,侧重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是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 

      物联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工业安全远程监控技术、工业设备运行远程优化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密切合作。


•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于1995年建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西安交通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李涤尘,赵玉龙、高峰教授任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3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教授,副主任为高金吉、管晓宏教授。实验室定位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工程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和管理工程等领域的新成果,发展制造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研究开发适合国情的先进制造理论和技术,形成一个制造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基地。近年来,实验室根据国民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和调整研究领域,在先进制造及相关的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近五年来,实验室共承担研究课题231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11091万元;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发明奖20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72项;出版专著16本,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35篇,国内核心学术期刊论文958篇。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跨学科的实验室,主要支撑学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这三个学科均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估中,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排名全国第四。实验室现有专职研究人员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IEEE Fellow1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4人(B类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人。正教授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1人), 副教授8人。同时,有2个研究团队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实验室主要从事: 先进制造理论及技术 (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并行工程、快速工程、反求工程、质量工程等); 制造信息化与制造系统工程 (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调度、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协同工作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等); 制造系统与设备的控制与集成 (工业系统与设备的动态分析及故障诊断、先进机械控制技术、机器人、微型机械电子系统与光、机、电一体化等); 先进制造系统的管理与决策 (发展战略、虚拟企业、供应链等) 。这些研究方向是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有多学科交叉、技术综合等特色,对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室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同许多著名研究机构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相应实验室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关系。2003-2007年间,实验室邀请了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庆应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意大利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境)外研究机构的近百位国际著名学者到实验室讲学、交流,其中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何毓琦教授(本实验室荣誉教授)、Petar V.Kokotovic 教授、Sanjoy K.Mitter 教授、Stephen Morse 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Karl J.Astrom 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院士 Pravin Varaiya 教授、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V.V.Pavlov 教授等。 同时实验室也有多位研究人员到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加州戴维斯大学等相关实验室讲学。在此期间实验室共主办了7次国际学术会议,实验室研究人员担任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或组委会主席。


• AMT集团

      AMT集团即上海企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于1998年,正式商业运作始于2002年。AMT集团是中国本土领先的“管理+IT”综合服务机构,业务领域涉及管理咨询、信息化咨询、服务外包。AMT将自身定位于“企业变革推进者的伙伴”,专精于“企业战略执行保障SISS体系”的构建,从战略控制系统、业务运营系统、技术支撑系统三大领域的管理咨询到IT落地到服务外包的综合解决方案,向客户提供专业实用的服务,为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目前已为进入世界500强80%的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百强中60%以上的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客户总量2万余家,70%的客户认同AMT服务所带来的价值,愿意与AMT多次签约。 

      AMT推出超过50辑信息动力丛书,传递咨询成果与经验,每月出版三万册AMT《前沿论丛》,为中国企业管理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AMT集团总部在上海,在北京、广州、郑州、重庆、无锡建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全职员工1000余人。

      中心筹建期间,已先后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日立公司着手开展相关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合作。


研究中心主任管晓宏教授(博士生导师)

1、研究领域或方向

 传感器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

 电力与制造系统的优化调度

 资源竞标和博弈分析等

2、教育背景

分别于1982、1985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

1993年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学位

1999-2000年访问哈佛大学

3、主要工作经历

1993-1995年任美国PG&E公司高级顾问工程师

1995年起先后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1999-2009年任制造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0年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1年起先后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组成员、双聘教授、自动化系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主任,2003-2008年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

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编辑,Automatica编委,《控制理论与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国内期刊编委。

任国务院学位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应邀做国际会议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并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EPRI(美国电力科学院)等学术机构做学术报告。

4、科研项目

       作为主持人或主要研究者先后承担了以下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重点科研项目、“985计划”、“211计划”,宝钢集团公司,山东鲁能集团公司,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研究院(UTRC)。

5、主要科研成果

发展了离散与混合生产制造系统优化理论;

提出了供电资源优化竞标策略和购电优化分配的新方法和多Nash平衡点的“机会性共谋”竞标博弈说;

领导多学科研究梯队,将系统科学方法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集成化网络安全防卫系统。

6、主要学术成果

获1996年美国李氏基金杰出成就奖

2008年IEEE通信学会系统集成与建模最佳论文奖

2004年何潘清漪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最佳论文奖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2006年当选IEEE Fellow,2008年当选IEEE 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杰出讲座人(Distinguished Lecturer)。


研究中心副主任邹建华教授(博士生导师)

1、研究领域或方向

高电压绝缘监测

复杂系统分析

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认知与知识发现等

2、教育背景

1980~1984华中理工大学(本科,电力工程系)

1984~1987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硕士)

1987~1991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博士)

1991~1993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93~1995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95~2004系统工程研究所(系统工程重点学科)

3、主要工作经历

      1991年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共完成科研项目近20项,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电机绝缘局部过热在线监测装置的研制、楼宇视频监控与身份识别、多媒体家庭网络系统、个性化多媒体英语学习系统等横向课题10余项;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发表论文50余篇。

4、科研项目

家庭网络数据传输机制与自组织方法的研究

多媒体个性化第二语言学习系统的研究

三相同壳结构GIS中快速瞬态过程的研究

5、学术成果和主要科研成果

大功率脉冲电源和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平衡控制系统

用于托卡马克装置的高频大功率积木式斩波器

用于托卡马克装置的大电流任意波形发生器

GIS三相同壳母线VFT相电压测量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300MW发电机绝缘局部过热在线监测装置

盐锅峡水电厂计算机现场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


杨新宇教授(博士生导师)

1、研究领域或方向

无线网络技术

流量工程与网络行为学

计算机安全

2、教育背景

1995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

1997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软件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1 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1 年9月至2003 年10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参加研究。

3、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网络流量的DDoS 安全防御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

微软亚洲研究院基金“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DoS/DDoS 防御关键技术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网络流量异常行为预测研究”

“985”二期子项目“基于网络预测的MPLS 约束路由的研究”

西安市科技攻关“基于wireless sensor 的井下人员设备监控追踪系统”

“网格安全的建模与实现技术”

“陕西省扶贫办公室电子政务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在职博士基金“基于流量工程的网络入侵行为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网络流量的SYN Flood 攻击检测、跟踪及防御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分布式交互仿真指挥训练系统”

十五863 项目“流量工程与网络行为学”中担任课题组副组长和技术负责人

在863 项目“业务流设计”中担任技术负责人,该项目经863 专家组打分为Ab

4、获得荣誉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三次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

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

邮电部863 课题“数据通信综合管理系统”技术专家组专家称号

2003 年4 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华为”一等奖教金

2005 年7 月获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2005 年9 月获西安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007 年3 月入选首批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09 年6 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王宽诚育才奖”

入选2009 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申请专利名称:

异类点Ad Hoc 网络的一种局部拓扑感知方法,专利号:ZL200810018279.0,第一发明人

避免高业务负载Ad Hoc 网络路由协议失效的方法,专利号:ZL200810236415.3,第一发明人

WINCE 下Ad Hoc 网络局部拓扑形成与维护方法,专利号:ZL200810236446.9,第一发明人

一种避免冲突的Ad Hoc 网络介质访问方法,专利号:ZL200810232703.1,第一发明人

功率异类点Ad Hoc 网络下一种单信道的源路由方法,专利号:ZL200810232706.5,第一发明人

一种减小动态源路由协议控制负载的方法,专利号:ZL200810232702.7,第一发明人

Ad Hoc 网络中一种轻型位置服务实现方法,专利号:ZL200810236512.2,第一发明人

一种解决异类点Ad Hoc 网络隐藏终端的方法,申请号:200810018282.2,公开号101321122,第一申请人

一种基于邻居协同监测的ad hoc 网络蠕虫检测方法,申请号:200810236407.9,公开号101442413,第一申请人

Ad Hoc 网络中数据包的一种路由转发方法,申请号:200810232686.1,公开号101437303,第一申请人

功率异类点Ad Hoc 网络的一种松散虚拟分簇方法,申请号:200810232705.0,公开号101437304,第一申请人

6、主要发表的论文题目:

Shusen Yang, Xinyu Yang, Chao Zhang, Evangelos Spyrou, Using Social Network Theoryfor Modeling Human Mobility, IEEE Network, September-October 2010, Volume: 24 Issue:5, pp: 6-13.

Yuefeng Huang, Xinyu Yang, Shuseng Yang, Wei Yu and Xinwen Fu, A Cross LayerApproach Handling Link Asymmetry for Wireless Mesh Access Networks, IEEE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accepted.

Wenjing YANG, Xinyu YANG, Shusen YANG, Dongxu YANG, A Greedy-Based Stable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Ad Hoc Networks, accepted.

Xiaojing Fan, Xinyu Yang, Wei Yu, Xinwen Fu, HLLS: A History information based LightLocation Service for MANETs,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ICC 2010), pp: 1-5.

Wenjing Yang , Xinyu Yang , Shusen Yang, A Stable Backup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LinkLifetime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Ubiquitous Computing, Systems, Services and Technologies, 2009. UBICOMM '09, pp:202-207.

Wengjing Yang, Xinyu Yang, Chiyong Dong, Shusen Yang, Interference- andBandwidth-based 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2009. ICIS 2009, pp: 560-565.

Xinyu Yang, Wenjing Yang, Shusen Yang, Link Change Rate for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Computing, 2009. WiCom '09, pp: 1-4.

Xinyu Yang, Yuefeng Huang, Wenjing Yang,A Dual Channel Mac Protocol for providinghigh spatial reuse and channel efficiency, ICISE2009, accepted.

Shusen Yang, Xinyu Yang, and Huijie Yang, A Cross-Layer Framework for Position-BasedRouting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Heterogeneous Mobile Ad Hoc Networks,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Volume: 42, Issue: 1-2, pp: 29-46, OCT 2009.

Shusen Yang, Xinyu Yang, Huijie Yang, A Location Service Protocol for HeterogeneousMobile Ad Hoc Networks with Sparse Powerful Node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Mobil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Systems, 2008.9, pp: 1-7.

Shusen Yang, Xinyu Yang, and Peng Zhao, Data packet header overhead reduction for DSR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Networks(ICWN'08), 2008.7. pp: 540-544.


王军博士

1、研究领域或方向 

振动传感分析信号处理

传感网通信

传感网通信加密

2、教育背景

1984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

1987年,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硕士

1989年-1992年,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高级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        从事人体活细胞声学特性定量测量的研究

1996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医学工程,博士(Ph.D.)从事医学超声信号的信号识别及信号压缩的研究

3、主要工作经历   

1996/07 – 1999/06,飞利浦美国加州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Senior Scientist),从事超声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1997/11 – 1999/09,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助理研究员,从事超声、振动检测技术研究

1999/07 – 2001/07,惠普公司顾问(Consultant),Collabria 公司总工程师(Principal Engineer),主管海量数据处理技术相关产品研发

2002/09 – 2008/08,Secure Data In Motion公司,历任高级工程师:(Senior Member of Technical Staff),部门主管(Director of Engineering),副总裁(VP of Engineering),主管通信处理产品开发,质量管理,顾客服务

2008/08 –现在,Proofpint公司,部门主管(Director of Security Engineer), 主管传感网络通信和加密技术研发和集成

4、论文及申请专利

王军, "振动分析传感技术在危险化学品运输工业物联网中应用办法", 中国专利 201010149649.1, 申请日 2010年4月19日

M. Moshfeghi, J. Wang, S. Wong, J. Yu, B. Glicksman, "Personalizing hospital Intranet sites", US Patent 6,076,166, issued 13 June, 2000

Mehran Moshfeghi, Bart de Greef, Hein Hass, Jun Wang, Stephen Wong, James Yu “Personalized Web Presentation of 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s”, HIMMS 98

Stephen Wong, James Yu, Jun Wang, Mehran Moshfeghi, Bart De Greef, Bob Glicksman, Larry Hamel, hein Hass, Fred Prior “Concept,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of Intelligent Web based CPR”, (Technical note, June 1997)

” Mehran Moshfeghi, Tony Chou, Hein Haas, H.K. Huang, Bill Lord, Joachim Schmidt, Jun Wang, Thomas Wendler, Stephen Wong, Yuan-Pin Yu, Christian Zellner, “Design of a multimedia system for multi-specialty medical conferences SPIE Medical Imaging, 97

H.K.Huang, S.L.Lou, Edward Sickles, David Hoostrate, Mohammad Jahangiti, Fei Cao, Jun Wang “Technique Issues in Full-Field Direct Digital Telemammography”, CAR’97, Computer Assisted Radiology and Surgery

H.K. Huang, Albert Wong, Andrew Lou, Todd M. Bazzill, Katrine Andriole, JianGou Zhang, Jun Wang, and Joseph K. Lee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Second-Generation Hospital-Interated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ournal of Digital Imaging, Vol9, Nov. 1996, pp151-166

Jun Wang and H.K. Huang, Medical Image Compression by Using 3D Wavelet Transform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Vol. 15, No. 4, pp547-554,1996

Jun Wang and H.K. Huang, On-line Structure Lossless Digital Mammographic Image Compression, SPIE Medical Imaging, Vol. 2707, 1996

H.K. Huang, Albert W.K. Wong, Andrew S.L. Lou, Todd M. Bazzill, Kathrine Andriole, Jiangou Zhang, Jun Wang, and Joseph K. Lee,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Second-Generation Hospital-Integrated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ournal of Digital Imaging, Vol.9, No 4, pp 151-166, 1996

T.C.S Wong., P Whaley., C.S. Ang, K. Soo Hoo, Jun Wang , H.K. Huang, “Interactive Query and Visualization of Medical Images on the World Wide Web,” SPIE Medical Imaging, Vol. 2707, pp. 390-401, 1996

Jun Wang and H.K. Huang, Three-dimensional Medical Image Compression Using a Wavelet Transform with Parallel Computing.  SPIE Medical Imaging. Vol 2431, pp162-172, 1995

S.L. Lou, Jun Wang, M. Moskowitz, Todd Bazzill, and H.K. Huang,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Images from Digital Medical Systems,  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s, Vol 19, No. 4, pp369-376, 1995

S.L. Lou, S Wong, H.K. Huang, KP Andriole, Jun Wang. Categorization of Existing Digital Medical System Interfaces.  Scar 94, Computer Applications to Assist Radiology, pp240-247, 1995

Moskowitz, HK Huang, Jun Wang, J Allen, e. Sickles, A. Giles, A high Resolution Display System for Mammograms. SPIE Medical Imaging. Vol 2431, pp447-454, 1995

Jun Wang and H.K. Huang  Digitization Aliasing Artifacts Caused by Grid Line Patterns on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ystems. SPIE Medical Imaging. Vol 2163, pp243-251, 1994

C. Kimme-Smith, Jun Wang, N Debruhl, M. Basic, LW Bassett, Mammograms Obtained with a Rhodium and vs. a Molybdenum Anode: Contrast and Dose Difference.  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62(6):1313-7, 1994

Jun Wang and H.K. Huang  Film Digitization Aliasing Artifacts Caused by Grid Line Patterns.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Vol. 13, No.2 p375-385, 1994

G.A.D Briggs, Jun Wang and R. Gundel. Quantitative acoustic microscopy of individual living human cells. J. of Microscopy.  Vol 172: 3-12, 1993.

Jun Wang, R. Gundle and G. A. D. Briggs  The Measurement of Acoustic Properties of Living Human Cells.  Proceedings Micro’90 Royal Microscopical Society, pp91-94, 1990

Jun Wang and Ying Cong-fu   The acoustics discussion of anechoic halo surrounding the liver tumor in B-mode image.  Proc. of the Conference of National Ultrasound in Medicine.  Nov. 1987, pp2 (in Chinese)

Jun Wang  and Liu Zhong-qi,   Development of Doppler ultrasound in recent years.  Proc. of the 3rd Meeting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June, 1986, pp308 ( in Chinese)

Jun Wang  The acoustics discussion of anechoic halo surrounding the liver tumor in B-mode image. M.S. thesis, Chinese Academia of Science, Institute of Acoustics, 1987 (in Chinese)


冯哲博士

1、教育经历:

1998年,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学士

2001年,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硕士

2004年,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博士,从事智能机器传感学习及智能传感网的研究

2007年,博世北美研究与技术中心,博士后,从事智能车辆上人机智能交互及车辆智能传感网的研究

2、主要工作经历:

2001年2月-2005年11月,复旦大学媒体计算与网络智能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06年1月—2007年7月,博世北美研究与技术中心,博士后;

2007年8—至今,博世亚太区研究与技术中心,技术经理;定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3、荣誉奖励    

1998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1999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

2004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4、已申请专利:

Fuliang Weng, Liu Ren, Zhe Feng, Lincan Zou, Baoshi Yan, Zhongnan Sh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modal Input Synchronization and Disambiguation (多模态输入同步和消歧的方法与系统), 2009年申请,美国专利局编号12/406,661;

Fuliang Weng, William Chang, Baoshi Yan, Zhe Feng.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Interactive Systems from a Formalized Description Language (从标准化描述语言自动生成交互系统的方法),2007年申请,美国专利局编号11/936,644 (20090119586)

Fuliang Weng, Feng Lin, Zhe Fe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uting or Determining Confidence Scores for Parse Trees at all Levels (在所有层次上计算语法分析树可信度的方法与系统),2007年申请,美国专利局编号11/881,464 (20090030686)

Fuliang Weng, Zhe Feng, Qi Zha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gressively Selecting Features from a Large Feature Space in Statistical Modeling (用统计方法建模时从海量特征空间中选取特征。

<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0

关于我们